一时间脑海里记得桂花的诗句,仅有两首: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这是王维的诗句;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这里柳咏的词句,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,记起的这两句,也不过是只言片语。询了度娘读了整首诗词,王维的空灵,柳咏的清丽婉约,都如佳酿历久弥香。
人闲桂花落
人道八月桂花香,时节中秋的时候满城弥漫,今年的桂花飘香比往年来得晚,直到十一长假过后,才初次闻到。前年,母亲跟着村人闲极无事,随众人采摘了大罐,深秋时候泡了茶水喝,觉得特别有味,多年来因养生不喝绿茶的我,深深地爱上了喝着原生的桂花茶。而去年母亲没有采摘,罐子早已告罄,寻思自己采摘些,以备己用。

真的花开堪折直须折,人一闲不去摘桂花就飘落。本想桂花初放的上周六采摘,然而忙于红尘俗事,继而周日又赴婚宴,相逢相送亲友里一日又消逝,半夜凉风乍起渐猛,一夜过后落花满地,枝头尽剩细小的花蕾,等,等到再次怒放,今日午后妻在屋儿刚寐,觅得闲暇,赶紧采摘。单元门口左侧的桂花上次密密麻麻长满枝头,今日一见零星的小花让人大失所望,低矮处几乎不见花朵,高处稍多却是够不着,疑心早已被人捷足先登采摘一空,当下扭头急走寻下一株。

对花木之道毫无心得的我对于桂花还是特别喜爱,闻此花香,能提神醒脑。少时村中祠堂(九牧林之松卜堂林氏宗祠)后舍天井中,正门右侧有株可一人合抱桂花树,当年听父亲和年长者谈及,说是有八十余年历史,如今我也人到中年,一晃近四十年,那么想来此树约有一百二十余载。前年母亲采摘桂花时又谈及此桂树,父亲说,他小时候就说有八十余年,当时父亲六十有八,从他八岁算起,那么略推算,此桂树须得有一百四十余年,想来除了村中祠堂,此树是唯一最年长的植物了。再据说,祠堂后舍天井左右各有一株,分别为公桂花和母桂花,又或是金桂花和银桂花,然后不知何年何故,只留下银桂母桂独存至今。反正,另一株我从未有幸得见。解放后,祠堂被设为学校,小学时候,我们经常去攀爬此树,一俟被老师发现,往往被一顿臭骂驱赶。或许整个村子在世的族人,都有过类似的经历,此桂树如村中的长者和守护神,陪伴族人的成长,庇佑着林姓后世子孙。如今每年秋日归乡,未及近村,依然能遥闻花香,远道袭人。
银桂
念及此,已经找到另一株桂花,抬眼一瞅浓密的花朵挂满枝头。大喜,立即动手采摘。紧邻小区主道边上的绿花带,恰有两大理石凳相邻排开,登上。一手托塑笈片片,一手摘花。花枝细小,未及熟至蒂落,使劲则枝头晃动,力轻则采摘不落,原来并不是轻松之事。听了三首歌后,双首托举过肩的采摘渐感不支,常年不打蓝球,忽然长久保持如此姿态,肩沉肘坠,脑海里嘣出一个常州话之词,阴则嘞,略一想,丹阳话似乎没有相同词汇表示这动作后的累和僵持。回想偶得闲暇,珍惜此次机会,无论多累多阴则嘞,还得继续。

手机切换轻快的音乐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是惬意之事,采桂深秋时的体会,却是仓促而劳累。毗邻路傍,来往左邻右舍行人众多,间或有人上前相问,采来做什么呢?答曰,泡茶喝,挺香的。简约的回复不是我全部的心思。如前文所述,桂花,可以提神醒脑,我却寻思不仅喝茶而用,还会用来冬日泡脚养生,隐约记得还可置于枕边,用以安神静心。长年多梦的我,亟待解决梦多之扰,道家有云,真人无梦,无梦才是真人,才是养神之眠。写此文的同时,又问了度娘,答复如下:桂花是一种天然药材。桂花性温味辛,具有健胃、化痰、生津、散痰、平肝的作用。正好,此亦吾所需也!

忽然来了两小丫头,长幼相差两岁,约摸十一岁左右,大些的小丫头隐约青春乍现的模样,远观极似友人旭辉之女,端庄得体,近了喊道,叔叔,你采桂花做什么啊?未待我回答,她抢着说道:我妈妈摘了做桂花糕;另一说道,我妈妈摘了做桂花蜜。我笑笑搭腔,泡茶喝。寻思丫头的母亲们,都是会生活的女人啊。又说,桂花分两种,一种是金桂,还有银桂。从来未曾关注过这两者的区别,顾名思义,金比银贵,那么金桂比银桂质量要更上层。假装考问她,那这株是金桂还是银桂啊?答:按这颜色来看,这株应该是银桂,广场那边有株金桂。顺着她手指方向,远远望去看不分明,略知大概方位。“你们懂得还挺多么!”“那是…” ,骄傲地昂起头,一路走了过去。
金桂
不知不觉中,轮换着双手采摘,指间已是黑乎乎一片,原来枝头有许多灰尘,触手可及的桂花已渐消失落在我的塑笈片片里,正打量寻觅更多可采之处,隔壁小儿玩伴庭庭的奶奶走来,说:这是银桂,那边一株金桂比这银桂香多了。她手朝那一指,正是先前小丫头所说之处。于是前往,走近一看,此金桂比银桂之树躯干大了一倍有余,冠盖婷婷,花朵颜色更为深黄,深深地吸一口香气,果然更为浓郁,但是花朵个头却略小于银桂。仔细打量满树的桂花,寻找更为低矮之处方便采摘。

树下的灌木丛夏末修葺平整,正好平放我的塑笈片片,双手同时采摘比之单手快捷了许多,半盏茶的功夫,伸手可摘处已被采摘一空,广场另头又有两小丫头看见我采摘,一时兴起,折了几枝闻香把玩不久便意兴懒散,托了一大丫头送过来给我,叔叔,这几枝也给你。我笑问,你们不玩了。点头称是。内心其实是不想接过来,采了小半的塑笈片片,只采摘花朵,未曾摘断一叶半枝,桂花长势极缓,长到如此粗壮之形,实属多年之功,不似灌木之类,本需年年修葺;又怕拿过来,傍人寻思是我折断,儿童折枝坏物,傍人多能体谅,如是成年人如此破坏,多被不耻。看着小丫头们诚恳之心童稚眼神,迟疑间还是伸手接了过来。

一晃两小时,身为超级奶爸爸的我,想起小儿该已睡醒,端起塑笈片片,立即回屋。晚饭后,清洗,淘换,吹风机吹干,再微波炉烘,又一番折腾,终于可以倒入罐中存储。

  • 名词解释
    塑笈片片-丹阳方言(自创) 旧时多用竹篾编制,用于淘米的篮子,无提手,扁平椭圆状,称作:竹笈片片,如今多用塑料所制,形状不似旧日偏平椭圆。

题外话:说起竹笈片片,就想起旧时竹制篮子,那是篾匠的基本活,进而忆起爷爷,他虽不会编制竹制品,但他会用铁丝编制篮子。夏日里他最多的活就是钓鱼和编制篮子,之前还有箍桶和木桶木盆上桐油。老一辈也随着老一辈物品都消失了,即使活到当下,并年富力壮,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。